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质量分析语文质量分析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6)» 正文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6)

[07-25 01:56:39]   来源:http://www.t6t5.com  语文质量分析   阅读:8180
概要:教学建议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落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讨论式教学。力求建立民主、平等、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视基础训练。不管课程如何改革,基础的东西不能丢。基础,不仅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更是指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进行综合性学习,学会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初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学鉴赏能力均不高,尤其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赏析,对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6),标签:语文质量分析范文,http://www.t6t5.com
教学建议1.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正确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落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讨论式教学。力求建立民主、平等、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师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重视基础训练。不管课程如何改革,基础的东西不能丢。基础,不仅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知识,更是指学生学会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进行综合性学习,学会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基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培养初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本次考试反映出学生文言文、现代文阅读、文学鉴赏能力均不高,尤其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对文学作品的评价赏析,对语言的揣摩感悟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应对上述能力加以培养。2.现代文阅读教学,目前主要任务是用好苏教版必修教材,关注两条主线,即“教什么”和“怎么教”。在“教什么”的问题上,要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力量,准确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充分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在语言探究上多下功夫,在文本挖掘上多花时间。新课文不轻视,老课文出新意。要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中的知识点和课文学习有机结合起来。www.t6t5.com
     www.t6t5.com www.t6t5.com  3.文言文教学。目前高一文言文的教学面临较大的困境,提到“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很多学生一问三不知,许多学生名词动词形容词不能辨识,更不要说副词介词助词了,这主要是初中新课程标准中淡化语法教学造成的后果,因此有必要在高中起始年级补上这一课。其次要重视语言材料的积累,尤其是实词虚词意义用法的积累。不宜孤立地记忆词义,应结合有关课文有关语句等具体语境理解,适当归纳,最好能做到前后联系,课内课外结合;重点词语要反复强调。4.作文训练。一是要突出重点,形成系列,高一年级一般要以记叙文为重点,让学生学会文学类文章的写作。目前苏教版必修教材的作文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缺陷,老师们可以自编体系进行训练。考试虽然可以自选文体,但平时训练一定要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写作实际,研究学生的写作心理,关注学生的生活环境,使作文训练对症下药,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一定要纠正到位。www.t6t5.com
     www.t6t5.com www.t6t5.com 第3题:正确答案为C,有约33%的人错选了A或B。建议教学中不要孤立地让学生记忆词语解释,同上一题一样,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整体把握。本题均分1.13,得分率56.37%。第4题:正确答案为D,30.88%的人选了B,该项语序没问题,但内部多处搭配不当,考生答错在于粗心大意。本题均分1.2,得分率59.88%。第5题:排序题,难度不大,本题均分1.85,得分率92.63%。客观题中该题得分率最高。第6题:实词解释,有一定迷惑性,“必为之辞”有推辞之意,但单独一个“辞”字却并非此意。本题均分0.98,得分率48.87%。有37.31%错选了A。第7题:虚词理解,难度并不大,但37.31%错选了B项,在于不知道“使不辱于诸侯”的“于”表被动。本题均分0.96,得分率48.2%。以上客观题总分平均分为7.53分。第8题:句子翻译,均来自课内,第一句侧重考查疑问句式,第二句侧重考查使动用法。第一题均分1.41,第二题均分1.44。第9题:断句,语段较短,有明显的断句标记,如“曰”,两个“可以”对称的句子等。均分1.37。第10题:明确要求用四字短语概括景物特点,学生可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或用相近的话加以概括,作为阅读第一题,此题难度不大,均分1.4。第11题:依据原文,筛选信息,概括要点。这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能力。第一点句前有“由于”存在表因果关系,考生不难找到。第二点稍费周章,要在靠前一点的句中寻找,但搜索范围仍然在本段之内。本题难度稍微增大,均分1.31。第12题: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之所以提问“修辞手法”,而非“表现手法”或“语言特色”,是为了排除对考生的干扰因素,易于明确答题,符合高一命题特点。本题均分1.84分。第13题:本题具有一定开放性,设置较好,能带动考生思维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考场走向社会,调动他们的知识储备,考查语文综合素质。均分1.64。第14题:第二篇现代文阅读在总体难度上要高于第一篇,体现了试卷梯度设置的要求。本题要求辨析两个“屏着气”的不同之处。第一个联系所在句子可以理解,第二个须联系全文才能做出解答,有一定难度。本题均分1.45。第15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要点。难度适中,考生不难解答。此题还为16题的提问作铺垫。本题均分1.8。第16题:此题牵涉到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要求分点表述,难度较大。“沉重”是本文的主旨所在,考生在作答时易犯理解不完整的毛病,导致失分。本题均分1.47。四、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Tag:语文质量分析语文质量分析范文质量分析 - 语文质量分析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高一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6)》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