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小学德育纲要》(1993年颁布)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颁布):“五热爱”和“四有新人”的论断,为人文教育注入了新的内容。
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涵盖了个体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行为准则。是我国人文教育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基于上述事实和理论依据,我们假设,优秀电影能有效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我们期望在上述诸理论指导下,电影这一人类文明成果能在促进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发挥其自身优势,有效促进人文教育,补救教育的偏失;丰富、完善人文教育的内容,有效提高人文教育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张扬人性、完善人格,帮助学生感知社会、人生、宇宙、世界及多样性文化,为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基础。
(四)实验变量的设置及界定
1、 自变量。
“优秀电影”是本课题的自变量。是经中央电教馆精心筛选的适合小学生观看的,且有利于提高小学生人文素养的优秀影视片。
在实验过程 中,我们将按参与实验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族规律,把500余部影视片中适合本课题的影视片,按年级分为若干单元,每单元有一个“主题”(即“八心”主题)。每单元分为“必看片”和“选看片”两部分。“必看片”在电影课中观看,观看前、观看中、观看后,教师相机进行导看、点拨、评价。一个单元看完后,课题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活动”,然后进行检测,并对测得结果进行分析,作为改进下一个单元活动的参考。“选看片”,供实验学生在家个别观看,不作严格控制。
自变量操作模式:
观前 导看
课 必看片 观中 点拨 “八心”主题活动
题
单 观后 评价 检测
元 评估
设
计 选看片
2、因变量。
“小学生人文素养”是本课题的因变量。在本课题中,小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依托电影人文教育来提高的。本课题的“人文教育”是“科学人文主义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科学主义教育”是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当在此单列,是为了突出其的应有地位,摆脱长期被冷落、被贬斥“窘境”。
“人文教育”的内容非常宽泛,由于小学生年龄及认识结构的限制,所以,本课题从“人与人(扩大到社会)”、“人与自然”、“人自身内部”三大领域着手,以“诚心、孝心、爱心、忠心、热心、关心、信心、恒心”――“八心”为突破口中(重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为了检测小学电影人文教育的有效性,检测小学生在实验中人文素养提高程度,我们将围绕“八心”设计一系列检测表,进行对比检测。(附后)
3、无关变量控制。
(1)保持实验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
实验教师以班主任为主,在自愿报名基础上,建立实验教师队伍,无特殊情况所带班级直到毕业,中途尽量不更换教师。避免因频繁更换教师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2)对参与实验的师、生在实验前不作均等处理,以保证实验的信度。为保证实验的效度,开题后和实验过程中将对教师进行系列培训。
(3)控制实验年用时间、精力,以确保实验信度。
A、实验班学生与非实验班学生所用霎时间相当。“必看片”列入课程表,作为校本课程安排,不占用其它课时。
B、允许实验教师利用电影进行学科整合,以减轻实验班学生负担。
(4)实验课题组对师生情感倾向予以正确引导,在实验检测过程中防止不真实的现象发生,以确保实验信度。
四、实验研究目标检测
1、检测的重点研究目标是:“八心”的形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