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6t5.com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理解比例的基本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还记得什么叫比,什么叫比值?并请举例介绍
生1: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例如3:5,比值等于3/5
生2:前项除以后项等于比值,例如6:4,比值等于3/2
师:同学们说的不错,谁再举举例子,最好要有点与众不同的
生3:0.9:0.3=3生4:0.2:1/6=5/6……
2、(师临时根据学生列举的四个比出示比值相同的不同的比例,)
师:老师这里也有几个比,请帮忙算出他们的比值。
0.6:112:83:110:12
生很快算出并口答出比值
二、比较分析,探究新知
1、探求共性,概括意义
师:老师写的比和同学们写的这四个比较一下,你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和同学们写的比值相等,3:5=3/50.6:1=3/5……
师:那既然这两个比的比值相等,请你想想用什么符号把这种关系表示出来!
生2:用等号(师把左右两个中间板书=)
师:同学们现在用了等号表示出这样一个式子,(板书:式子)谁来说一说这个式子就表示了什么?
生1:表示相等的两个比。
生2: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
生3:表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师板书:比相等)
师:那我们给这样的式子起起名字。
生1:等比式
生2:比等式
生3:等值式
师:同学们起的名字都很有意义,很有创意。数学上起名为“比例”
(师板书:比例)
师: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了吗?
生: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比,这样的式子叫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的比值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同桌互相说说
这个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比例的意义(板书:比例的意义)
2、根据意义,判断比例
师:刚刚我们认识了新的式子比例,那要是让你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能组成比例,你会怎么办?
生:看比值是不是相等
师出示例1,
师:请你们先写出两次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
每个学生都在自备本上写,1.2:32:5(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生:我算了一下比值,1.2:3=0.42:5=0.4,所以1.2:3和2:5能组成比例
(师板书:1.2:3=2:5)
完成P31的练一练
3、组织看书,认识名称
师:1.2:3里比号前面的1.2叫——(生齐答:前项)比号后面的叫——(生齐答:后项)。那么在比例里的各部分有哪些名称呢?请同学自学课本。
自学课本,并汇报。
4、充分验证,确定性质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小试验:1.2:3=2:5,将它的两个外项相乘,再将两个内项相乘,并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同桌。
生1:我发现两个外项的乘积和两个内项的乘积相等。
生2:我发现在这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3:我发现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生4:我想反问XXX同学,难道所有的比例都这样吗?
师:你问得真好,一个例子能代表所有的比例都具有这中性质吗?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