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育范文课堂实录“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正文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07-16 18:25:11]   来源:http://www.t6t5.com  课堂实录   阅读:8145
概要: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浙江版试用)73~75页。教学目标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1.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后,小组成员分工调查,收集数据。(小组成员的体重,家庭近几个月用电、电话费支出情况,一周气温变化情况等)2.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t6t5.com
为您提供优质资源!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浙江版试用)73~75页。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意义,构建“平均数”的概念。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感受“平均数”概念所蕴含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背景,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1.学习了简单的统计初步知识后,小组成员分工调查,收集数据。(小组成员的体重,家庭近几个月用电、电话费支出情况,一周气温变化情况等)
  2.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军棋、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张老师第一次到我们班来上课,你们愿意和老师交个朋友吗?(愿意)你叫什么名字?你现在有多高?(学生个别汇报)
  师:看来,同学们的身高有高有矮,谁能说说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学生疑惑时,老师故意找出班上较矮和较高的学生,欲以他们的身高作标准,由此展开争议)
  生1:有意见,他们太矮或太高了,我们班同学身高应该在他们两人之间。
  生2:我认为我们班同学身高大概与周×同学差不多。因为她不高不矮,最接近我们班中间身高,以她作标准最恰当。
  师:有道理!请你猜测一下周×同学身高大约是多少?(猜测1米38厘米,本人证实为1米36厘米)
  师:这个1米36厘米是我们班每个同学的身高吗?(不是)那是什么呢?
  生:(很多学生齐说出)是我们班同学的平均身高。
  师:对,要知道我们班同学大概有多高,就是求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求平均数。
  (板书课题)通过这节课,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有什么用处?怎样求平均数?……)
  【评析: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班上学生大概有多部’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渗透了平均数的区间范围,让学生初步感和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①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棋子,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棋子,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棋子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评析:让学生小组合作活动,用一付军旗作为操作活动的材料,真是绝妙之极!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解决问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热情】
  ②小组活动讨论。
  ③汇报交流。
  生l。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棋子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五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这种方法谁能给它取个名字?(移多补少)真形象!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如2,7,3的平均数是多少?(4)实际上原来每排棋子是不是都有4个?(不是)对,平均数并不表示实际每份的数量,它不是一个实际的数,我们可以用虚线表示这个平均数。
  【评析:“平均数”与“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平均分得的结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量,而平均数只是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抽象数量,这里又一次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师:除了移多补少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有没有同学在移棋子前早就在心里算出平均数了?

[1] [2] [3]  下一页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求平均数”教学实录与评析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