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教学常规,搞好质量监控
1、加强课堂教学监测,规范监测程序。
全校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六认真”具体要求,严把备课、上课和质量抽测关。教导处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过程化管理与监控。每月公布随堂监测优秀者,对存在问题较多的教师采取跟踪监测。规范教学常规,坚决杜绝候课不及时、拖课等现象。利用文明办公室评比、优秀教研组评比等途径加大对教学常规的监督、检查力度。
2、立足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狠抓有效教育。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课堂。提高课堂40分钟效益,教师的功夫在课前的充分准备,做到用心设计教学环节,精心做好课前准备,专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扎扎实实落实课堂教学各环节。通过开展校长、教导向教师约课;行政领导、首席教师、首席班主任、教研组长深入课堂开展教学调研;让学生进行每月一节最精彩的课评比等活动,加强课堂教学监控力度。要关注学生差异,逐步推行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切实提高教学效益。认真学习并执行课堂教学常规,促进教学行为的规范化。加强毕业班的教学辅导力度,精简活动,确定目标,重抓两头,力促全面,争创佳绩,为校争光。各年级应加强对尖子生、特长生的辅导力度,本着“分散补差、集中培优”的原则,以年级组为单位,确定人选,专人负责,分块辅导,增强“培优补差”的效益。
6、认真落实“减负”。按照一、二年级一般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3~6年级不超过45~60分钟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实行让家长在家校联系册上每天反馈作业时间制度,切实少学生作业量。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尽可能做到不拖堂,每月开展让学生进行下课最守时教师的评比活动。针对目前学生书包不堪重负的现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想方设法减轻学生的“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
3、加强校本课程管理,开拓学习途径。
加强校本课程(跆拳道、乒乓课)的管理,抓实抓细,抓出成效,形成学校特色项目。采取多种形式,充分挖掘学生家长资源,取得社区的支持,聘请学生家长为“客座教师”为学生上课,使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社会资源在课堂上拓展,实现课内外沟通。
4、浓厚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下学期学校积极创建生态图书馆,争创市示范性图书馆。在图书室硬件完善的基础上,努力营造图书室热效应,以此浓厚学生阅读兴趣。通过学校古诗导读网、好书推荐、四个“名”活动(读名著、赏名画、摘名言、学名人)、学生课外阅读与网上习题 练习'>练习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经典古诗词等的诵读活动。在原各年级推荐阅读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筛选经典著作,开展设立学生课外阅读段位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语文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辅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5、重视晨间诵读管理,加强古诗词的熏陶与英语口语的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