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来源 www.t6t5.com资源
一、教材分析(结构系统、单元内容、重难点)
环境与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保护 选修Ⅵ 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保护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环境管理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民族 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 中国地理 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香港、澳门和台湾 浙江地理 二、学生分析(双基智能水平、学习态度、方法、纪律) 高二学生智力和能力已经达到一定水平,能够自觉的完成教学安排,学习态度认真,逐步掌握了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自觉的实现「本文转自 www.t6t5.com此处标记」 自我调控和提高有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学到生活中的地理,终身有用的地理知识,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也是我们教学工作的最终目的。在教学中渗透自主合作思想,使学生能够自觉的思考,使知识系统化活化。 本 文来源 www.t6t5.com资源www.t6t5.com 本 文来源 www.t6t5.com资源 四、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使知识与生活相联系,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教学手段多样化,减轻学生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读图能力。 五、教学进度
周次 课、章、节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1 第一章一、二节 环境概述、环境问题概述 2 第二、三节 环境问题概述、人类与环境 3 第二章 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 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4 第三章一、二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5 第三节 第四章一、二节 生态环境保护 水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6 二、三、四节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噪声污染及其防治 7 第五章 环境管理概述、中国环境管理政策体系、中国环境法规体系、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8 期中考试 9 区域地理 17、18讲 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和民族 中国的地形 10 19、20讲 中国的气候、河流和湖泊 11 20、21讲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12 22讲 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国土整治 13 22、23讲 北方地区(一) 14 24、25讲 北方地区(二)南方地区(一) 15 26、27讲 南方地区(二) 西北地区 16 27、28讲 青藏地区 17 29、30讲 香港、澳门和台湾 浙江地理 18 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