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九年级物理上册《比热容》教学反思» 正文

九年级物理上册《比热容》教学反思

[10-11 00:57:43]   来源:http://www.t6t5.com  物理教学反思   阅读:8696
概要:www.t6t5.com 比热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从正面强攻——让学生在一个或数个课时做到真正理解比热容的意义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尤其在课改的环境下,新课程标准也没有要求做到这一点。因此采用迂回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那就是以实际需要为引导: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为什么有的物体就少?引导学生分析物体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就可以较快地发现导致温度变化程度不同的原因(或因素)。这些因素不外就是质量、物质。因此需要有个物理量来表示后者的差异。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比热容。然后再将比热容放在其他实例中,运用它去
九年级物理上册《比热容》教学反思,标签:物理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t6t5.com
www.t6t5.com 比热容一直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从正面强攻——让学生在一个或数个课时做到真正理解比热容的意义是不现实也是没有必要的。尤其在课改的环境下,新课程标准也没有要求做到这一点。因此采用迂回的方式可能效果更好。那就是以实际需要为引导: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多,为什么有的物体就少?引导学生分析物体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差异,对比这些差异,就可以较快地发现导致温度变化程度不同的原因(或因素)。这些因素不外就是质量、物质。因此需要有个物理量来表示后者的差异。这样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比热容。然后再将比热容放在其他实例中,运用它去分析这些实例,证明其合理有效。通过这种渐进式的、潜移默化式的作用,学生在课标要求的范围内就能达到“理解”的程度。这时,他可能不能用语言完整来表达对比热容的理解,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www.t6t5.com
     
Tag: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物理教学反思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九年级物理上册《比热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