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6t5.com) 1、亲近大自然,亲近物理世界
物理学是建立在对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过程的感知的基础上的。对物理学的学习和理解,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而且需要大量的似乎并无多少关联的经验背景。自然界有丰富多彩的物理现象:物转星移、阴晴冷热、流水淙淙、风吹草动、雷声轰鸣、雨后彩虹……都是我们学习物理的素材。在郊游、体育运动、游戏、家务劳动中,孩子们与物理世界得到了亲密地接触,感受到了种种物理现象,尽管可能是无意识的,但这一切已经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痕,这也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经验基础。物理学知识的很大部分就是建立在这些素材和经验的基础上的,是物理知识赖以建立、理解和生长的基础。要真正领悟物理,光凭在学校里、课堂上的几个学生实验、演示实验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和家长不能把学生只束缚在书本上,而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去玩、去游戏、去观察、去体会,让他们亲近大自然、亲近物理世界,积累学习物理知识的素材和经验,同时体会学习的愉快情感,唤起和保持一分探索大自然、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让抽象的物理知识充满动感和灵性
谈到学习物理,一些学生心里就害怕,这真是物理教育的悲哀。物理学习给人的印象就是:严格的分析、模型的抽象、概念的定义、规律的得出、严密的运算和推导……都那么讲究逻辑性,都那么抽象,甚至那么呆板、乏味。而物理教师特别是有一定教龄一定经验的老师,更是注重讲授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严谨性。这样做确有其必要性,殊不知,太追求这些所谓的严谨,结果伤害了大部分学生的信心……这些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有鲜明个性的学生,能长时间地学究式地专注于学习这些死气沉沉的东西、而不疲惫厌烦呢?
我们的教学方式能否软些、柔和些,让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也充满动感、灵性和活力,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感受、引起学生的共鸣呢?比如把更多的图片、图表、示意图、动画、实物、模型等引入物理,把诸如类比、拟人、比喻等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和描述手段引入物理,娓娓道来,象讲故事一样讲授物理,让物理的内容生动、活泼、充盈着情感。让学生学起来感到舒服、感到情趣盎然,这也不是我们所应该追求的吗?
3、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是这样
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扮演的是权威的角色,把知识讲得系统、全面,诸如:概念如何定义,规律的内容如何,有什么物理意义,适用范围如何,如何运用,这个物理问题如何做、如何解,有什么规则、要注意什么规范……学生被动的忙着去记忆、去接受、去模仿,知识和经验积累的越来越多,不解和迷惑也越来越多。有一天学生怯生生地、小心谨慎地问老师: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概念和规律,为什么恰恰是这样的形式,这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去分析、这样去解……老师往往是不以为然:掌握这些知识就好了,问那么多的无关的问题干什么。正是这些使老师发窘的问题,触及了我们教学的软弱之处。作一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问题确实是好问题,是非常值得老师去思考和应当首先给予回答的。教学中老师不能光教知识是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实际上这些都已明确地写在书本上了。教师要做的首先应当是提供背景知识、阐明知识的发生过程,钻研解决物理问题的深层理论并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习和体会解决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是否带着一种理性的思考、新的理念和视角去对待和处理教学,我想这是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最大差别,让我们学习象教育家一样的方式去思考和教学吧。
4、可贵的定性分析
现代自然科学已经越来越定量化了,有人甚至认为不定量或不够定量化就不算真正的科学,定量化成为科学的一大特征和标志。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物理等自然学科起就接受定量化的严格训练,而定性方法的运用和训练就相对不足,甚至认为定量化的表述和运用才是最重要的,最值得追求的,而定性方法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表现在解决物理问题上,学生总是急于建立数学方程,急于去运算、推导结论,而不是对具体生动的物理过程进行定性分析,形成清晰而生动的物理图景、构思求解的方向、预期问题的结果。
Tag:物理教学反思,物理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物理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