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小于号。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连起来把1<4读一读。
生齐读。师: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1<4表示什么?
生1:1<4就是1比4小。
生2:4比1大。
4、分“>”和“<”、
A、交流认识、记忆“>”、“<”、的方法。
师:“>”和“<”、真象一对双胞胎,小朋友能告诉大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很难区分“>”和“<”?
生1:左边大,大于号,左边尖,小于号;生2:开口朝左大于号,开口在右小于号生……教师对于学生的语言描述只要正确都加以肯定。
师:我们把比赛结果用简单符号表示。小朋友想不想再比赛一次。这次,老师有一个要求,就是将比赛结果用今天所学知识表示。学生再次进行比赛。结束后同桌用数字卡片表示结果。
6、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在游戏中认识“>”、“<”“=”三种符号。在现实生活中,比大小(出示课题比大小)可以用语言来表示,也可以用“>”、“<”、“=”来表示,这种方法既简单又方便。
巩固深化
基础练习
(1)课本第18页“做一做”看图填数(课件演示)学生根据题意举数字卡片表示,课件反馈校对。
(2)选择正确的关系符号。形式:课件出示以上题分别写在5架无人驾驶的飞碟身上,清学生从标有“>”、“<”、“=”的小动物中选出符合驾驶要求飞碟驾驶员。学生先独立思考,在逐题反馈。形式是选择正确飞碟顺利起飞。(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
(1)创设情景,引入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森林中3只小猴对着一堆水果正在争吵,小猴甲:三种水果每人分一个,我猜桃子一定不够分。小猴乙:不对,不对,香蕉才不够分呢!小猴丙:你们说得都不对,每种水果都够分。
师:3只小猴争吵不休,小朋友能他们想一好个办法能一眼看清楚这些水果够不够分?
生1:可以把这些水果一个一个对起来看看,就知道够不够分。
生2:我数一数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够不够分。
生……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先把这些水果理一理,使小猴们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够吃,哪种不够吃,好吗?
同桌学生利用学具将凌乱的水果进行粘贴在卡纸上进行整理,教师巡视收集不同的整理方法。
反馈展示学生的摆放结果。
师:小朋友能能干,合作的力量可真大,通过合作都完成了任务。下面请展示在黑板上的这组说一说,你们为什么这样整理?
生:我们是把三只猴子竖着排列,一只猴子对一种水果,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梨比猴子多,桃正好分完,香蕉不够分。
师:这位小朋友说得真棒!哪些小组和他们整理方法是一样的?
结果有3个组基本一样。
师:我们请第二种整理方法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整理的?
生:我们是把三只猴子横竖着排列,一只猴子对一种水果,这样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梨有4只比猴子多,3个桃正好分给3只猴,香蕉只有2支所以不够分。
师:这组的整理方法也非常好。有几个组和他们一样呢?(结果有2个组采用这种方法)
在反馈展示中,有个别组把三只猴依据课件里,猴子围坐的方式排列,三种水果别对应在每只猴子身边。这种整理就不能较好渗透统计的方法。教师给予重新粘贴。
课堂总结
师:下课的铃声响了,我们这节课也快结束了。哪位小朋友能告诉大家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整理水果。
生2:我认识了>。
生3:我也认识了>。
生4:我还认识了“>”、“<”、和“=”。
生……
【反思升华】:
本节课的教学《比大小》内容是做了调整后的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本,教材把认识“>”、“<”、“=”汇总到一节课进行教学,并渗透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在教学中老师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充分利用教材资源,重新整合,所以,这堂课中给人感触最深的就是通过游戏引出知识点,再游戏贯穿于知识的建构,最后由游戏式的动手操作应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统计知识的渗透。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贯穿始终。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