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老师的年龄是6的倍数,老师的年龄不可能是25岁。
(6)21÷3=7,3和7都是21的约数。
2.找一找,哪两个数能构成整除的关系?
72 8 9 28 4 7
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改变题目:找一找,72还能和哪些数构成整除的关系?学生相互交流后指名回答。
3.填空。
(1)15能被( )整除,所以15是( )的( )数,( )是15的( )数。
(2)16能被( )整除,所以( )是( )的( )数。
4.游戏“找朋友”。
师:接下来老师和同学们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同学们每人都有一个学号,每个学号都是一个整数,如果我要找的朋友是你,请你站起来,并把写着自己学号的卡片高高举起,让其他同学也看看你是不是我要找的朋友。
(1)我是20,我找我的倍数。(让学生判断,同时说说理由)
师指举20的学生回答:你也是20,为什么是我的倍数朋友呢?
(2)我是20,我找我的约数。
教师指举20的学生回答:你也是20,为什么是我的约数呢?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一个不是0的自然数,本身既是自己的倍数,又是自己的约数。
(3)我是1,我找我的倍数。
师:为什么大家都是1的倍数呢?
(4)我是0,我找我的约数。
师:为什么大家都是0的约数呢?
指出:0能被任何不是0的自然数整除,所以0是任何不是0的自然数的倍数,任何不是0的自然数都是0的约数。但是在以后的学习中,为了方便,通常在研究倍数、约数问题时不包括0。
[评析:教师设计四个层次的练习,提供具有价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思考辨析。特别是“找朋友”的设计别具匠心,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有趣的数学活动中来,既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又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复习巩固了全课学习内容,同时又让学生认识“0”与“1”在整除问题上的特殊性。] htTp: //www.t6t5.com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