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育范文工作报告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题研究» 正文

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题研究

[07-17 21:17:22]   来源:http://www.t6t5.com  工作报告   阅读:8331
概要: 2、加强培训,提高师资 配齐教师还只是第一步。《品德与社会》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从个人身心、家庭、学校一直涉及到国家和世界,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何况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灵活地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要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等等,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各学校不仅安排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地方的教
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题研究,标签:工作报告范文,http://www.t6t5.com

     2、加强培训,提高师资  配齐教师还只是第一步。《品德与社会》以“参与社会,学会做人”为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从个人身心、家庭、学校一直涉及到国家和世界,包含了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知识、能力和做人的正确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对任课教师的人品与学识均有较高的要求。何况课程的新理念要求教师灵活地从学生生活中选取研究的话题,要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要实行活动式、开放式的教学等等,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因此,各学校不仅安排教师时要选择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相关专业知识和较强教学组织能力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而且还要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地方的教研部门也应配备专职教研员(也属配齐教师的方面),加强对这门新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第一线的教师一起,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改革进取,不断创新,使这门综合课程的教学日臻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3、多方配合,整体效应  《品德与社会》课要与生活联系,要走向社会,必定不能关门上课,有些内容的学习也很难用课时来划分。因此,课程标准要求各学校应注意本课程与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班队活动、课外活动、各科教学紧密结合,发挥教育的整体效应。如《品德与社会》课要求进行社区的调查,就可以与雏鹰假日小队的活动结合;课上要学习有关规则意识,那么学校的日常行为规范就是切入点;等等。而《品德与社会》课因有固定的课时、有教材、有计划,它在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网络中应该也可能发挥主渠道的作用。

4、课程资源,开发利用  为了使本课程的教学更接近现实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中获得生动、多样的直接经验,《品德与社会》课的课程资源就不能仅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而要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此,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在教学资源的配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如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影像资料、计算机软件等。有关的政府机构,特别是教育、宣传部门应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作出统筹协调,使各地的博物馆、教育基地、图书馆、实验室、纪念馆、文化宫、自然和人文景观、各种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等都成为学习的场所,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这些课程管理的要求虽然是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提的,但广大教师也应了解,并负责监督执行。这样,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有保证,教学任务才能完成,课程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无处不在的精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学习和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课题研究》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