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育范文课堂实录《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正文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

[07-16 18:25:51]   来源:http://www.t6t5.com  课堂实录   阅读:8797
概要:(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在学生说了后,可补充并举例说明,为课后作业打基础)3、游戏左边一位小朋友手拿“克”,右边小朋友手拿“千克”,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听老师说题,学生自己选择该站在哪一边。例如:师:一个苹果重150()学生马上选择该站在哪一边。教师也可出示实物。三、巩固练习。1、判断。(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2)、小明体重30克。()(3)、一袋面粉重35千克。()(4)、一头大象重500克。()教学反思:“克与千克”是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时,学生由于没有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1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标签:课堂实录范文,http://www.t6t5.com
  (学生讨论并发言。教师在学生说了后,可补充并举例说明,为课后作业打基础)
  3、游戏
  左边一位小朋友手拿“克”,右边小朋友手拿“千克”,请几位小朋友上来,听老师说题,学生自己选择该站在哪一边。例如:
  师:一个苹果重150()学生马上选择该站在哪一边。
  教师也可出示实物。
  三、巩固练习。
  1、判断。
  (1)、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2)、小明体重30克。()
  (3)、一袋面粉重35千克。()
  (4)、一头大象重500克。()
  教学反思:
  “克与千克”是人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内容。在学习时,学生由于没有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很好的接受,我精心设计了教学内容,现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
  1、与生活相联系
  我在设计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抛弃了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寓数学知识于学生课堂实践的活动中。例如:在教学内容引入时,我选择了“喝汽水”这个引子,学生不知道10千克的汽水有多少,表示愿意尝试,可当知道了讲桌上放的一桶水就相当于10千克水时,才明白原来10千克这么多啊!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学生投入到对知识的追求和探索中去,这样学起来就很轻松了。
  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去捻一捻、掂一掂,等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索,我想这样可以活跃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改变一下单调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学习数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在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3、教具直观、形象
  在课堂上我选择了农村孩子最常见的东西作为教具。例如:小豆子、小石头及一些零食等,这样就更加贴近了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H t Tp: //www.t6t5.com
     

上一页  [1] [2]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克与千克》课堂实录(1) -小学数学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