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所以圆柱的体积也是底面积乘高。(师板书,并写上问号,鼓掌。)
评析:带领全班同学鼓掌,再一次共同感受成功。
师:这样的证明你信服吗?
生1:信。
生2:不信。
师:怀疑得好!为什么?
生3:因为我感觉拼成的不正好是一个长方体。
师:你真爱思考,同学们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长方体。
评析:学生得到的不仅是公式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而且是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
生1:是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虽然是近似但我还是信服,因为我想象:如果分的份数越多它会越接近于长方体,从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可以得到证明。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还能用旧知识证明新问题,真不简单!
师:计算圆柱的体积需要哪两个直接条件?
生:底面积和高。
(出示例题,学生尝试计算体积。)
指名(后进生,两两合作)板演,学生动作很慢,但态度极其认真,其中一组学生明显地看出在互相帮助。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完,但板演的同学动作很慢。
师:我们大家一起欣赏××的认真态度,一笔一画都在尽力写好,就连这个句号,写得都很认真,真是一个完美的句号。
评析:发展性评价希望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优势,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通过这种评价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
生:不,有不足之处,答里的单位名称写错了,应该是立方厘米,他写成平方厘米了。
师:(边说边修改)如果这样订正一下,就锦上添花了。
评析:纠错不漏痕迹,让错的同学“悟”出自己的不足,帮助改错的同学同时获得成功感。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不再只是老师问学生答,学生反馈老师引导的平行双线型的学习,而是来自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个体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这是一个强大的网络化的学习体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不是教师个人的备课所得,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集体智慧的整合。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师:认为自己没有错误的同学为自己鼓掌!
(回应课始的估算,拿出引入时估算体积的圆柱。)
师:如果请你测量所需要的数据,你打算测哪些数据比较方便,底面积吗?
生:底面积不容易直接测出,我觉得可以测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
师:选择测量所需要的数据,同桌合作测量并计算你手里圆柱的体积。
师:谁愿意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测量的数据和计算的结果,并和你的估算结果进行比较,接近吗?
生:我测量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15厘米,体积:(10÷2)2×3.14×15=1177.5立方厘米。和我们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
师:愿意说你们估计的是多少吗?
生:我估计三百多立方厘米,我同桌估计的是五百多立方厘米。
师:各组估算差距小于一百立方厘米的请举手。(一半以上的小组举手。)
师:你们的估算能力还不错,认为自己估算能力还不足的要学会经常自觉地估算,生活中用处很大。
评析:为了全面真实地评价全体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学习潜能,需要把教学过程与评价过程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于教学活动的导向、反馈、诊断、激励等功能。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生1:今天我和我们小组同学共同努力,成功地将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变化前后的联系。顺利找到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师:自豪吗?(生笑)
师:你认为本节课谁的表现最出色?
生1:我认为我的表现最出色,因为我最先发现的问题最多。(全体同学鼓掌)
……
评析:促进自我评价自我觉醒。
总评
一、认知评价和情感评价相结合,以情促知,知情共育
一句句亲切鼓励的话出自老师肺腑,沟通了师生之间理解和情感,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感受。学生把老师对他的鼓励化作行动,生双方都乐于接受对方信息,师生之间的情感相互促进,这种积极的情感氛围给课堂教学来全新的感觉,师生的默契令双方精神振奋。教师恰当而充满激情的评价语,使学生在接受认知信息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以情生情,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
二、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多方面的评价,激活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交往的能力,激励了学生奋发向上、互相合作与竞争,从而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尤其促进了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培养了学生独立主的个性化品质,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会合作与交往,促进学生在新型的人际关系与学习交往中得到和谐的发展。巴班斯基指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师生共同全方参与的课堂才会产生心理共鸣,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www.t6t5.com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