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那第二条不是通过圆心了吗?
生:因为一端没有在圆上。
师:谁来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什么是直径。
生: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投影定义)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片上画出一条直径。
(生画的同时,师也在黑板上画直径)
师:直径我们一般用字母什么表示?
三、进一步认识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师:听到同学们精彩的回答,老师真的感到很欣慰,这都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
只要你肯脑筋,相信等会儿你还会有更大的收获!
1、师:(手举一圆片)你们的信封里,都有一张这样的圆片,不过先别忙拿。你们能找到这张圆片上的圆心、半径和直径?可以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2、学生汇报。
师:谁找到圆心了?你是怎么找的?
生:对折
师:你们同意吗?
师:谁找到了半径?你找到了几条?哪几条?他找对了吗?你们有没有找到,有谁比他找的更多的吗?如果给你更多的时间,你能找到多少条?
生:无数条。
出示课件练习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半径,它们的长度( )。
师:谁找到了直径了?哪里?找到了几条? 这样找下去你能找到多少条?
出示课件练习题 :在同一个圆里,有( )条直径,它们的长度( )。
2、师:刚才我们用折纸的方法确定圆心时,会发现圆上有许多折痕,(显示课件)这些折痕叫什么?有什么特点?与半径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想知道吗?
师:那就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发挥集体的智慧来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哪个小组最出色!
3、学生自主讨论并填写汇报资料
生:每一条半径都一样长,每一条直径都一样长。
生:直径是半径的2倍。
师:你能能用你的方法证明给大家看吗?
生:对折 (量)
师:看来同一个发现同学们的表达方式还不一样,同一个如果用上字母我们还可以怎样表示?
生:d÷2=r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师:如果更规范一点,我们可以写成)d=2r 或者 r=d/2
师:(指着黑板上的公式问:你们能看懂这个公式的意思吗?表示什么意思?)
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师:(手拿一个圆片)那这个圆的半径是黑板上这个圆的一半吗?
生:不是
师:那说这句话时要加一个什么样的前提。
生:在同一个圆里。
师:唉!研究数学要讲究严密性。
四、巩固练习
(1)师:现在要是告诉你一个圆半径的长度,你能求出他它的直径吗?倒过来行不行?好,我们现在就来做一个游戏,老师说半径,你们说直径,老师说直径,你们说半径看谁反应快,好吗? 半径: 5厘米 半径:3厘米 直径 : 2分米 半径:0.12米
生:……
师:好玩吗?课后你们也可以自己玩。
(2)判断
全部出示,让学生思考一会,然后请同学回答。对学生有争议的题问一下即可,不必多说。
(3)
师: (1) 出示 图片,这个你们认识吗?
生:阴阳太极。
师:想不想这个图案是怎么形成的?
生:想
师: (出示图片)它是由一个大圆,和两个同样大的小圆组成的。
现在如果告诉我们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又能知道什么呢?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生讨论
师:好了,看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响亮的说给大家听
生:小圆的直径6厘米,大圆的半径6厘米……
师:看来同学们的发现非常丰富,那么为什么古代的阴阳太极和圆结下了不解之缘,看来古代人对于圆也是情有独钟。
五、拓展
(1)数学史料再现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有对圆的精确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那“同长”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猜猜看。
生:一样长
师:这个发现比西方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得怎么样?
生:自豪
师:特别的自豪,特别的骄傲!
Tag:课堂实录,课堂实录范文,教育范文 - 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