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一个有趣地题目: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达到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试一试吧!(如下图)(图略)
吴老师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着,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
巡视中吴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以指点和帮助。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个格。
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
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吴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追问生3:“你为什么这样走啊?”当学生说“这样走比较近”时,吴老师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由衷地赞扬道:“太聪明了!如果真有这样一条路的话,你这样走最近。”
在吴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打开了思路,为顾客B设计了多种接车方案。
有趣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又为小明和小红两位同学设计了从家到学校的多种行走路线,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下图)(图略)
方法1:(图略)
方法2:(图略)
方法3:(图略)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老师因势利导,在孩子们具有创造性的记录中,鼓励他们在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同时学会与人交流、学会接纳和欣赏他人。
在平面方格图中,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对平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价值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区别平移与旋转老师为同学们提供的生活素材依次出现在屏幕上:
(1) 汽车方向盘 (2)水龙头 (3) 推拉窗户
此时,同学们都抢着按动手中反馈器,选择“平移”与“旋转”的按钮,屏幕上快速展现出全班选择的正确率和每个同学的答案。
只有第(3)题引起争,有24人选择“平移”,2人选择“旋转”。吴老师没有急于评判,而是播放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后再次判断,同学们静静地观察着屏幕上的画面,终于达成了共识。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