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学习网教育资料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正文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

[05-10 02:09:54]   来源:http://www.t6t5.com  英语教学反思   阅读:8770
概要:www.t6t5.com 免费 下载 前几天我作为新教师,上了一堂汇报课,内容是高一英语必修2中的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Warming up的部分。本来汇报课的意义是要展示我的课堂常规能力和教师基本素质。但是,在这堂课当中我倾注了更大的精力,力图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我对于英语新课程的理解和探索。 新课程所倡导的内容之一便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限于时间、硬件条件和教材内容等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所能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非常之有限。鉴于这堂课的主题——野生动物保护,我认为非常值得与学生一起来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 在授课之前,我便向学生布置了一次课题任务,要求学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标签:英语教学反思范文,http://www.t6t5.com
www.t6t5.com 免费 下载

  前几天我作为新教师,上了一堂汇报课,内容是高一英语必修2中的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Warming up的部分。本来汇报课的意义是要展示我的课堂常规能力和教师基本素质。但是,在这堂课当中我倾注了更大的精力,力图能在课堂上体现出我对于英语新课程的理解和探索。
  新课程所倡导的内容之一便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但限于时间、硬件条件和教材内容等等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所能做的研究性学习课题非常之有限。鉴于这堂课的主题——野生动物保护,我认为非常值得与学生一起来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的探索和实践。
  在授课之前,我便向学生布置了一次课题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类濒危野生动物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特征、生活习性、生存现状等展开调查。学生最终的调查成果要求制作成为幻灯片的形式,结合文字和图片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且每一小组都应由一名学生对本组的课题进行全英文的讲解和说明。学生对于本次任务的参与度之高,也是我所始料未及的。他们做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通过上网、剪报、翻阅杂志等方式搜集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学生的组内分工也非常明确,汇总后的资料交由精通电脑的学生一一录入电脑制成精美的幻灯片,并且选派了口语流利的学生上台作最后的成果展示。作为代表上台陈述的学生的叙述也显得相当有条理,将野生动物的特点、习性和现状一一介绍之后,自己得出了结论即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在这整个流程当中,我只是扮演了指导者的角色,所有的资料搜集、录入、制作和展示都是由学生自己来主导完成的。这就是我对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诠释和实践探索。从中我也意识到,平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能力是大大地低估了的。作为教师的我们总是有这样的思维定势,不敢放手也不愿放手让学生一试,认为给学生的太多自主空间,就是对他们的放任,其最终结果总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然而当我真的放开手,才发现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只不过这其中的一大部分还未被我们发掘出来罢了。由此,我联想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对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来讲,似乎会有更大的好处。这些能力是亟待着我们教师去开发和培养的,如若长期无视之,久而久之也就荒废了事,那真是作为教师的一种悲哀了。
  在学生讲述之前,我先介绍了两种珍稀野生动物的情况,之后再由学生小组介绍成果。而在学生的每一段落陈述以后,我都会对其内容作简短的评述和总结。这样的处理是为了构建师生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学生讲解的基础上,再以教师的角度进行点评,让学生体会到建立在平等意义上的共同学习和探究的乐趣。
  然而研究性学习的部分并不是到这里为止就戛然而止了,在我想来一堂完整的研究性课程它的外延应该衍生到课堂之外去。切实做好了课后的反馈和经验总结的研究课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如果缺失了这一部分,那么所谓的研究也只不过是一个空架子罢了。因此,课后我通过量表的形式对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查。主要是针对研究学习的效果、参与性、合作学习的满意度等方面展开学生个体自评、小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几项调查。这样一来,研究性学习渗透到了课前、课内以及课后三个环节中去,能够做到目的明确、贯穿始终。我想这一部分的探索是取得了一些成果的。
  如何在英语课堂中体现人文关怀也是我一直在关注的问题。之前阅读了一些文章,也作为新教师参与了学校的校本培训,通过语文教言组的评课活动开始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问题。由此我反观我们的英语教学,对于语言本身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于人文性的关注。我自愧在此之前,我甚至没有想到过这样的问题。对于语言工具性的偏重,而忽视人文关怀会使得我们的英语课堂缺乏语言教学应有的文化气息和人文背景,这样的课堂可想而知是索然无味的,因带了更多的功利意味,试问又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喜欢上英语课呢?在此后的教学中我开始尝试做出一些改变,在教授语言的同时也在教授着一种文化。
  在野生动物保护这堂课上,我的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倡导学生从自身做起来保护野生动物。我认为这种情感的产生不能是教师灌输而得的,而应该是学生由课堂习得的过程中自己感受到的。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如何引导学生的问题了。在这个教学环节上,我设计了一条明晰的主线:首先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介绍使学生对于野生动物现状有了明确的认识,即数量不断减少。之后引发了学生的讨论——为什么野生动物的数量会逐年减少?讨论结束后,我播放了一段极具震撼力的视频,表现了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残杀。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谈论感受的时候自然地提出了要保护野生动物的话题。这样一来,我便顺理成章地导出了另一个讨论的话题——怎样来保护野生动物呢?此时的学生已经渐入佳境了,一个个都有了想要表达的想法和观点,讨论的热烈程度也开始升温。于是,我适时的引导学生认识到了这样一个关系——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紧接着我的话锋一转,反问学生,人类是否真正做到了把动物当成好朋友呢?我随之抛出的是一幅幅人类残杀动物的惨景图片,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学生再次受到震撼。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如同朋友,当我们的朋友受到残害的时候,就如同在残害我们自身。因此保护动物就等于是在保护人类自己。最终,师生达成了共识——要保护动物。在这个引导的过程中,我并没有高唱主旋律,而是通过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自觉”。我以为,我们课堂人文性的表现,应该是让学生在言语习得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如果能牢牢抓住学生心灵上那一点微弱的火花,适时地燃起一场“大火”,那样我们英语课堂的人文性便能够真正张显出来了。

[1] [2]  下一页


Tag:英语教学反思英语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英语教学反思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高一英语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