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6t5.com
新昌县实验小学 汤 汝 芹
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2001年下半年,我接手担任现在这个班——五年级(3)班。这个班是一个有着较多人数的大班级,开学时选拔的班干部在一段时间的管理工作后,我发现虽然已是五年级的学生,而且有一批班干部在管理班级各项事务,但是班级里仍旧会有许多学生会因为一点小小的事情跑来“打小报告”,班级中发生的许许多多事情仍需我亲自一件件去过问并处理。尽管我为处理这些班级事情而搞得焦头烂额,但班级工作仍旧不是很理想。在学校“三比比赛”中,光卫生一项,我们班的比分就排在了倒数几名。
二、问题的聚焦
以上事例说明,除了老师对学生管理的引导存在着一定问题之外,学生自身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存在着相应的问题。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教育的全面实施,现今教育势必发生观念上的转变,即由从前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儿童为中心”。也就是说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儿童组织起来。长期以来,班级管理存在着教师包办代替,管理不灵活等现象,它往往只局限于老师管学生,老师处理各种班级事务,而学生则被当作单一的被管理者,事事处处都依赖于老师。爱“打小报告”的现象时有发生,而老师事事都过问,既浪费自己的工作时间,又不能使管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管理不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和积极性,也忽视了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问题的意义
班级管理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马克思主义人文学理论表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据此可言,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变教师的领导为指导,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班级群体自主管理是促进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的一种新型管理方式,它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群体自主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实效,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使学生的道德水平及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问题可能的原因
造成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差的原因是什么呢?我经过征询、听取其他同事意见并在翻阅了一些资料后,总结得出一些主要的原因是:
1.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一般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对孩子比较宠爱,对于班级事务的处理,往往抱有这么一种态度:孩子年龄太小,参与管理班级事务能力不够,而且还会影响学习。
2.学校、班集体的教育中没有给学生一个充分的自主独立的空间,班级管理往往是老师一手包办,学生无权也无机会可以进行班级事务的管理。
3.教师对学生没有充分放手,一则怕学生做不但不好,反而会多出许多其它的事来;二则老师自己能力过强,凡事都喜欢自己动手动脑,不喜欢让学生插足管理班级事务。
4.教师管理班级较为专制,班级中大小事务都是班主任老师说了算,不够民主。
5.学生自身也存在着一定问题,由于父母的宠爱,老师的包办代替,养成了娇气任性的习惯,凡事依赖性较强,做事没有主见。
五、采取的措施
一个班集体,往往是由不同程度、不同心理、不同性格的学生组成的。“班级群体自主管理”是创造条件让学生尝试自己管理自己,使每位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为了达到管理最优化,每位学生都参与到班级事务管理中来,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问题的原因已经找到,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知道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对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无疑是空话一句。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一)家访,转变家长思想观念
世界上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它们相互影响而又相互促进,只有用事实才能说明这个问题。但家长以年龄大小来衡量能力大小,这明显是不科学的。因此,班主任老师首先要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能够明白自己孩子的能力是要靠锻炼和培养的,现在一味地娇宠孩子只会导致孩子今后的无能。针对这一现象,班主任要进行家访,在家访中与家长联系沟通,对于比较固执的家长则要进行多次家访,慢慢转变他们的观念,让学生既能在家中得到锻炼,又能在学校里得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