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更容易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痕迹,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当然,不排除活动中的消极影响也会伴随他们终身。所以,我们更要认真地组织好每一次活动,烦些、累些值得。不要在麻烦、劳累面前却步,让我们共勉。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句话在师范里,教育学老师就讲了一遍又一遍,其实,活动也是这样。开展什么获得,怎样开展,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学生的情况确定,设计,组织活动。我的体会是“把握主线,广种博收,无处不可下金钩。”
活动项目的选定其实范围极广,可以从下面几类来选定:
竞赛类。学生对竞赛类活动情有独钟,知识竞赛,体育竞赛,学习竞赛,才艺竞赛,劳动竞赛等都可以。我尝试开展过小巧手折纸,剪纸,定钮扣、贴画比赛、比赛,有些学习并不出色的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有了用武之地,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劲头也有作用。还尝试过小博士“歇后语接龙”、故讲事比赛,"古诗擂台";"卫生知识知多少","奥运知识抢答"等比赛。争强好胜的天性使学生主动涉猎多方面的知识领域,比强调一百遍知识到重要性更有效。
节庆类活动。在每个节庆到来的时候,开展相关的活动,比如:9月可以开展“名人和他的老师”故事会,“假如我是老师”演讲,敬师卡制作比赛,唱给老师的歌演唱会;10月可以开展我爱祖国山河美图片展,我最喜欢的风景名胜手抄报展览,共和国的建设者风采——家长讲述自己的工作报告会等,中秋节前后,可以开展天文知识竞赛,月亮的传说故事会,家庭中秋联欢创意。世纪之交我们曾经以“龙翔龙腾 奔向未来”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节庆活动。有“团结就是力量”拔河比赛,“巧手美化生活”制作贺卡布置教室比赛,跳绳比赛,“绘蓝图抒壮怀”地面粉笔画大赛 “千禧年我有一个心愿”征文大赛,联欢会。丰富队员们的生活,愉悦其身心,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素质,促进队员树立远大的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激发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社会实践类活动。可以面向社会、面向他人、面向家庭,寻找服务的项目与岗位,参加社会公益劳动、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学习劳动技能,树立为集体、为家乡、为社会服务的思想。如“红领巾文明督导队”、尊老敬贤的“童心小队”、“学当一天家”、“我们也有一双手”、“争当自理小能手”、“管好自己的小天地”。我们多次带学生去福利院给孩子、老人表演节目,为他们募捐,做好事。
娱乐类。一些简单,容易操作的小游戏,也可以作为班级活动的内容。比如渗透了合作精神培养的两人三足跑,锻炼手的灵巧性的夹玻璃珠,有趣的贴鼻子等,都可以作为调节班级气氛的活动。
主题系列活动类。学校中心工作,传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都可以作为主题活动的选题。
活动的形式很多故事式、展览式、竞赛式、表演式、演讲式、辩论式、游戏式、参观访问式、调查式,还有小制作、小实验、小发明、小创造等都可以
只要做有心人,发挥创造性,何愁无处下金钩。
活动中我们要注意的问题。
一、活动不在于规模的大小,并不是只有主题班队活动才是活动。在班主任的字典里,活动无处不在。活动只是班主任工作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且是更受学生欢迎,活泼生动的形式和手段。同样是安全教育,苦口婆心的规劝或说理,甚至于是威吓或哄骗就比不上一次活动。我感受最深的一次小活动是“寻找危险的藏身之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基建期间,校园环境并不理想,有很多危险隐患,说了多次都不起作用。我在一次晨会课上提出活动的要求——课间仔细观察,看看有哪些小朋友的行为不安全,想想自己遇到的一次险情,自己扮演“危险之王”,编一个小故事或者是小品,班队活动课上来讲故事,演小品。结果,有的孩子为了渲染后果的严重程度,充分想想,描绘了一幅幅血淋淋的场面,把自己都给吓住了,这次活动引导孩子预见了忽视安全的后果,明显小心谨慎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