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服务!
参观美术馆
在10月30日早上9:30我和同学们如约穿着新闻晨报小记者马夹,来到上海美术馆,参观并了解两年一度的双年展。
到了门前,老师发下了小记者证,并告诉我们可以自由分组,分散参观,11:00钟在出口集合。一进大门,我和好朋友朱欣妍就迫不及待地进了展厅。我们走到一张床前,床上卧着一大一小两个像兵马俑似的假人,大家都说那是两具木乃伊,可我和朱欣妍却认为那是古代人的床。可马上,我们就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当我们走上楼梯时,有一层的楼梯旁,有一张床,上面还有枕头和床单,不过床单上是一大堆密密麻麻看不懂的英文,我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古代床。有一样事物令我感触深刻。在一个展厅里,围杆内的地板上平躺这一只骨瘦如柴的大狗,我和朱欣妍一看到,就对那只狗充满了同情,“它一定是被饿死的,骨子架都突出来了,可为什么旁边蒸笼里那么大的一个馒头放那儿它都不吃呢?”“估计是它的主人太吝啬,自己的狗都快饿死了还不给他吃。”“不过那只狗也太听话了吧,要是我早就一口吞下去了!”旁边的同学们议论纷纷,我们也觉得很有道理。这时,前面有一位同学想伸手去摸一下那个馒头看看是真是假,我和朱欣妍连忙说道:“不要碰展品!我们是小记者,要以身作则!”那位同学连忙把手缩回,说了声对不起就红着脸走了。我们又继续往前参观,接着映入眼帘的是一只雪白色的小猫,躺在暖气管上面,估计是想在寒冷的冬夜,靠几根暖气管,来获取一点昔日的温暖,但是最后还是像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样在饥饿和寒冷中死去。
我们在采访中也大有收获。有的人说这些展品很有创意,将展品与现实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有的说通过几部影片揭示了中低层社会的冷漠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的问题,并呼吁整个社会关注并帮助他们,还有的则认为这些展品很有民族意义,跟中国风有点像,突出了社会风范。有一位大哥哥对一幅画做了一次详细的介绍。那幅画的上面有一个大脑,表示着人们的智慧和知识,中间是一个拳头,代表着力量,在下面是一大群人,是群众的意思。那位大哥哥说这幅画有两层含义,一个是消极的还有一个是积极的。“人生是不能一帆风顺的,作者想通过这幅画来发泄心中的不满,也希望我们能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拳头。还有一面积极地是说明了团结就是力量,我们的力量在推动我们的科技不断的发展。”
这次的参观和采访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一定会记住这次的经历的!
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