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6t5.com 精品 资源下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网络文明小公民》。本课教材是2007年版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上册的第18课。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和“文明上网知识”。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并结合学生的实际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特点,了解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防治措施,形成尊重知识产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文明、安全地使用计算机的意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热爱信息技术的情感。
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特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以及如何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做到“绿色”上网。
本课采用主要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创设情境法等”。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从而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知识获得的方法是学生去发现,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相互合作、实际操作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洋溢着人文气息。 在学习方法上,本课主要让学生运用尝试学习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环境和教学准备】本课在网络教室进行,使用多媒体教学控制软件、演示课件、以及《网络文明小公民》专题网站,实现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一、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在网络上浏览、查找、下载信息。大家觉得网络上的内容多不多呀?你喜欢在网上干些什么呀?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师引入新课,在网上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是同学们在上网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呢?结合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概念和危害。教师总结:网络是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和帮助的同时,往往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是威胁到我们的健康成长。今天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文明、健康上网,如何做个网络文明小公民。
二、新授环节:通过电子教学软件播放关于病毒危害的动画。同学们,美丽、可爱的熊猫图标后面原来隐藏着的是一个横行一时、破坏力极强的计算机病毒!看了这段文字,同学们有什么感想?(让学生说一说,初步感知计算机病毒给我们带来的危害。)计算机病毒危害巨大,在网络上横行的可不止“熊猫烧香”病毒一个,有成千上万个比“熊猫烧香”更厉害的病毒横行于网络,时时刻刻威胁着我们正常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所以我们不能被生活中的一些假象,特别是网络上的一些假象所迷惑!关于计算机病毒,你想知道一些什么知识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四个方面的问题。(广播出示:1、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计算机病毒一般具有什么特点?3、计算机病毒一般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4、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后一般会有怎样的表现和危害?)
针对上述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浏览《网络文明小公民》专题网站,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逐一分析解答上述四个问题,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并适时广播演示。教师通过举例人感染了病毒,生了病的处理方法,让学生来说说如果计算机中了毒怎么办?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应该安装杀毒软件、查杀病毒、备份数据。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杀毒软件,并强调装了杀毒软件不是就此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因为病毒在不断地升级、变种,新的病毒又层出不穷,所以要养成及时更新、升级杀毒软件,及时查杀病毒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