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使用www.t6t5.com
做了十余年班主任,我感到我们的教室环境太单调,气氛太严肃,管理太生硬。不说别的,单说班级的布置吧,无论你去哪所学校。看到的都是一样的情况:枯燥的班级名称:*年级*班;一律雪白的墙壁;千篇一律的标语,都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勤学善问、求实创新”、“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之类成人化思想的班训。卫生角摆着残缺不全的清洁工具,几把秃头的笤帚,不时被几个顽皮的学生当作枪棍耍弄一番;黑板的一侧,设有“爆光台”,一览无遗地将孩子们的“滔天罪行”(如迟到、讲话、打闹)公布于众。使人每次走进教室,都有一股凉嗖嗖的感觉袭遍全身。这样的教室怎能吸引学生?这样的班集体怎能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由此,我想到了长期被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忽视(轻视)的班级文化的建设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我积累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创建诗意的班级环境
班级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地方,应该是他们的乐园。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自己来设计、布置呢?班级不必一模一样,有特色岂不更好?可以自取班名:小鸭班、新竹班、爱心班、小水珠班……也可自制班徽、自定班训、自创班歌。让学生自己来设计班级形象,提炼班级精神。一言概之,让他们自己来创造班级文化:
1.谁说座位一定要摆成秧田式?“U”字形的岂不更利于小组合作?
2,不是有学生喜欢在墙壁上乱涂乱画吗?那就给他们开辟一方天地,让他们信手涂鸦吧!
3.对了,教室里一定要有一个书柜,它可以提升班级的文化氛围。
……
这些文化性环境的创设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渗透作用,它以其独特方式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熏陶着他们的灵魂,并随着班级和个人的成长变化,逐渐地被学生视为自己学校生活的组成部分,产生认同感,成为师生团结、进取、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动力。
需要强调的是,班级的布置一定要学生亲自动手,老师不能指挥,只能引导,只能建议!包括标语的书写、张贴,甚至小书柜的制作,都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这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关键是学生亲手做的东西,他们会更加爱惜!
二、营造诗意的文化氛围
为了提升班级成员的文化品味,我从学生特点出发,设计策划了一些有趣的文艺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受到感染,使班级更有诗意。
1、成语世界,妙趣横生。
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它以其言简义丰、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记录了历史,传承了文化。而成语故事更是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强烈的文学色彩于一体,其内涵深刻、妙趣无穷。举办“走进成语世界”活动,正是把学生带进中华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之中,让他们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感兴趣的成语典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为此,我每周拿出一节课,设计多种活动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比如,我设计了成语接龙、成语画谜、看动作猜成语、成语故事会……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读古诗词,赏新文化。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博大精深、意韵深远,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引导学生吟诵古诗词是提升少年儿童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徐志摩、舒婷等人的新诗也令学生爱不释手。还有《老夫子》《哈利。波特》《丁丁历险记》……这些漫画书以其表现形式多样、故事情节曲折、线条简洁明快以及贴近时代内容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心。因此,在推荐孩子们诵读古诗词的同时,不能不引导学生鉴赏时尚文化。为此,我每周安排一节课,由学生用来吟诵古诗词或者探讨新文化。尤其是漫画或者影视剧等时尚作品,其中不乏负面的东西,帮助学生去粗求精、去伪存真极为必要。我的做法是:
举行辩论会,组织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和情节,批判性吸纳。
结合作文课让学生以漫画为素材,练习人物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和场面描写,把简单化、模式化的语言,经学生想象后丰富起来,把曲折的故事描述出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