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育教学实践的需求。关于课程评价的研究和应用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目前,在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活动中以及新课程继续教育的材料中,已有较多的专家作了共识性的理论阐述,但是直接为学科服务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还不完善,还有待在课改实验中进一步探索。
2、创新意义:本课题研究的视角更侧重于应用领域,评价方式的确立和操作实验是研究主题,所以研究内容是学科课程标准在评价方面的具体化和精致化的发展。
三、怎样开展此课题的研究?
(一)研究方法是什么?
1、文献法:一方面运用国内外有关课程评价的专著类资料作为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另一方面将听课、评课、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过程性评价中的叙事性记录作为重要的第一手文献资料。
2、观察法:在听课、评课、访谈、研究性学习、档案袋评价、素质检测等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显行为和内敛特征(如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技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等)进行观察,并作好相应记录。
3、调查法:利用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性研究;对教师教学观与教学行为设计问卷调查;对课题研究中生成的评价方式的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性调查研究。
4、行动研究法:在课程改革的操作实践中进行研究。一方面设计详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案,通过开设实验课,组织教学观摩、研讨等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验证和完善教学评价方案;另一方面设计系列的多元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案,通过一线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实验,验证和完善学习成绩评价方案。
5、案例分析法:利用大量的课堂教学评价实验的实例和学生学业评价实验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提取、总结有效的评价方式。
四、主要研究程序是什么?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成员
分工 阶段成果形式、数量
准备
阶段 2011.1—2011.7
成立课题组,拟定研究方案,开题论证。
实施
阶段 2011.9—2012.7 课题组成员 教学实验、学生档案袋、听评课纪录、相关论文和调查报告。
中期
论证 2012.9-2012.12 课题组成员 教师研究资料汇编、学生档案袋展览、研究论文、课堂教学展示、课堂教学评价报告。出台评价方式、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结题
鉴定 2013.3—2013.12 课题组成员 1、完成各学科评价指标的制定与归类。
2、撰写课题研究主报告。
Tag:工作报告,工作报告范文,教育范文 - 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