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我采访了周晓竺,现在我把采访蔡峰的任务交给同学们。大家对这篇佳作有什么看法,可以向蔡峰同学提出。”我说。
我的话音刚落,胡夏融同学举手了:“我认为这的确是一篇佳作,我听了以后很感动。但是我认为这篇文章也有不足。刚才我听得很清楚,蔡峰说“我的脸红得像太阳一样,耳朵也红得像火’,这里,蔡峰用颜色来写自己的心理活动,我认为不妥当。因为,一个人可以感觉到自己的脸发烧,但不可能看到自己的脸和耳朵很‘红’。”
我马上问蔡峰:“你认为胡夏融同学的这个意见怎么样?”
蔡峰真诚地说:“很好,我非常感谢他!”
这时,掌声终于响起来了。
两篇佳作念完了,我小结道:“刚才的两篇文章,当然不能说已经完美得无懈可击。我们之所以认为周晓竺和蔡峰的作文是‘佳作’,那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仿佛知道我要说什么,学生们情不自禁地一起说了出来:“真诚!”
“对!”我高兴地说,“内容真实,感情真切,是这两篇文章最突出的优点,也是所有优秀文章的灵魂!两位同学所写的事都是生活中极普通、极细微的小事,这尤其值得表扬。当然,应该说这次不少同学的作文也有这个特点。比如说,周月同学写自己为在体育课上叫同学的侮辱性绰号而感到愧疚;张萧文同学写他忘了给远方不认识的朋友寄信;崔涛同学写对母亲的愧疚;王君玲同学写自己因情绪不好却冷淡了同学;刘琛同学写自己有一次忘了给修车帅博说声谢谢;陈墨同学为那次忘了做班上的清洁而内疚;吕方继同学写自己一次在十字路口闯红灯的经历,他在惭愧的同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可不能乱闯红灯’的道理。……这些同学的文章都应该受到表扬,因为他们首先有一颗童心!”
接下来,作文评讲进入第三个板块——屏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片断欣赏”。
我说:“和每次作文一样,虽然佳作并不是人人都有,但每个同学的作文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精彩之笔。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些同学作文中的‘精彩片断’。”
十几位同学依次上台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断(这些片断,我都在作文中用红笔—一勾划出来)。在这过程中,我适时通过电脑在屏幕上打出这些片断的内容并进行归类——
有的在动作描写中融入心理描写:“……当时,教室里一个人也没有,王磊的文具盒静静地躺在桌上。风吹得很猛,教室里的桌椅被吹得直响,我就盯着那文具盒。我知道那里面有一支很漂亮的笔,而且似乎很贵。我四下望了望,似乎没有什么人,确切地说,没人知道我在教室里。突然,风猛地一吹,只听‘吱——嘭!’,门被关上了,我一下子抓起文具盒就往地上摔,那支笔一下滚了出来。我将它捡起来,仔细观察着:我似乎看到了王磊的脸——一张因刚刚欺负我而幸灾乐祸的脸,我不知从哪儿来的‘勇气’,一下子又将它摔在地上,连同那文具盒狠狠地踩了又踩,直至看到那塑料的文具盒裂开,破了。又一阵风吹进来,我觉得心里快活极了!”(于若玲)“……我终于把她孤立起来了。我心里乐滋滋的,就像一个为民除害的大英雄看犯人受罚一样。突然,她盯了我一眼,我慌忙避开了她的眼光。可她孤零零的样子、茫然的目光却深深地印人我的脑海,我急速地跑动在球场上,试图忘掉这一幕,可它就像幽魂似地紧紧缠绕着我,像一场恐怖电影令我久久不忘,将我抛入它的阴影里。”(彭莹)
有的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写心理:“当我听见售票员在叫乘客买票时,我紧张起来,我的心就像一台正在行驶的汽车的发动机一样,突突地跳个不停。”(黄易浩)“看着他帮我做着这一切,我的心里翻腾着感激的浪花。”(冷欢)
有的通过想像写心理:“我终于没有给她寄信去。我内疚极了,仿佛看见她一天天忙着希望到收发室去找她的信,又一次次满脸失望地离去……”(张琦耘)“我手中的笔在卷子上艰难地滑动着,那些题狞笑着,对我挤眉弄眼,好像在说:‘真笨,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起!’”(王倩芸)
有的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自己的心情:“风还在不停地刮着,雨还在不停地下着。我的心在这风雨中更显得沉重。”(卢星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Tag:语文教学反思,语文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语文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