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人大学后,环境的改变和校园人文环境因素是促成学生出现心理障碍的主要诱因。北方某高校一次全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状况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①13.1%的学生以为学习负担过重,导致用脑过度,使学习效果和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往信心,精神上感到压力和紧张;②31.1%的学生对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适应产生障碍。很多事情无法独立完成,进而产生生活挫折感;③16.8%的学生进进大学前都是中学时代的佼佼者,但进进大学校园后,强强相遇,强烈的自卑感悄然而生,导致心理失衡;④16.9%的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感到失看,学习缺乏动力,情绪低落,学业荒废.造成心理阴影;⑤11.2%的大学生因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及处事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学习、生活和职业选择上存在不平衡的心理。多数是由于思想空虚,对自己的前途和方向看不清造成的,也有的是由恋爱题目和适应不良引起的……假如我们能把心理工作做在前面,同防病一样,不仅可以避免一部分大学生心理障碍,而且可收到进步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效果。
1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所谓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稍微的心理失调状态 资料来源 :医 学 教 育网。当一个人面临冲突、挫折而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就可能由于压力大、时间长而引起心理障碍。据调查资料表明:29.9%的学生有心理异常的表现。[1]按照大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主要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有:
1.1 学习心理障碍
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而紧张,学习内容较深而广博,部分大学生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一种不能自控的不良心理反映,如:想学学不进、留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记忆困难,对专业的熟悉不够而缺乏学习的爱好;对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情绪低落等等。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惧怕心理、厌倦的心理、焦虑心理和紧张心理。
1.2 情绪心理障碍
1.21 焦虑。大学生产生焦虑的原因多源于工作、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所碰到的挫折。如:有的同学在中学是学习的佼佼者,进进大学后,昔日的上风不复存在,自尊心和好胜心均未得到满足,从而导致挫折的产生,带来情感上的失落,还有部分学生把精力、时间都放在对异性的追求上,当不可能得到对方时,而陷进单相思或失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1.22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言语减少,语流缓慢、语音低沉或整日沉默不语。引起抑郁状态产生的原因可能是具体的,但抑郁状态产生之后具有很强的弥散性,使人感到生活和生命本身都没有意义,具有强烈的无助感,甚至产生自杀动机或采取自杀行动。
1.23 冷漠。美国心理学家罗洛·梅夸大,“冷漠之所以特别值得重视,是由于它和爱与意志有密切的关系。恨并不是爱的对立面,冷漠才是爱的对立面。同样意志的对立面也并非犹豫,而是不参与、脱离和不与有意义的事件发生关系。”他还指出:“冷漠乃是情感的萎缩,它开始可能表现为虚与委蛇,表现为不关切与不动心的旁观。”[2]冷漠表现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无论是悲、欢、离、合、爱、憎全都漠然视之。冷漠者初期主要以为生活没有意义,心情平淡,出现抑郁状态,随后逐渐发展到强烈的空虚感,内心体验日益贫乏,不愿进行抉择和竞争,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
1.24 自控能力差。大学生正处在身心急剧发展、情感丰富强烈、情绪波动大的青春期,他们精神抖擞,与其他同龄人相比,显得更为自尊、敏感和争强好胜因而轻易在外界刺激下激起愤怒情绪。导致大学生情绪起伏波动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在生理、社会和心理上发展的不平衡性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常在情绪体验中得以表现,再有大学生的辩证思维的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对待矛盾轻易产生偏激,从而引起情绪的各种因素大量出现。
1.3 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熟悉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Tag:自我评价,自我评价范文,求职自我评价范文,自我评价 - 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