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学们,看春天来了,引读课文描写春天的语段(用课件展示:北方的冬季漫长而又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摇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在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学生的感受引出刘老师放风筝的部分。
朗读优美文段是对语言的积累,也是享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使语文真正姓“语”。
2、“请同学们自由放声朗读放风筝的部分。说说你心中的刘老师是什么样?“
这是引领整堂课的线索,我牢牢抓住这条线索,带动学生去品读,去感悟文章内容,和刘老师一起放风筝,和作者一起走进课堂,真正实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把书读厚,读透。
A、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运用学过的批读课文的方法,把你独特的感受批注在课文中。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初步掌握课文内容,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也体现语文新课标的要求阅读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标,也体现阅读的层次性。
B、 同桌交流,感受老师形象。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表达的机会,训练口语表达能力,进一步感受老师的形象。
C、合作探究,感悟老师人格魅力。
(1)、根据学生的交流我适当地课件出示描写老师放风筝的句子。学生找到一处,就品读一处。采用角色体验和激情品读的方法来解读文本。
举例:根据学生回答,我课件出示:
“有一次,他故意地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绳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
A、首先说说自己感受到什么?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B、你是刘老师,你跑起来很困难,干嘛不让你的学生帮你放好,自己拿着就行了?
你是刘老师,你望着自由翱翔的风筝,你笑什么呢?
你是刘老师,你的腿脚不灵活,干嘛做这么多的风筝?
此时此刻作为刘老师的学生的你,就看着奔跑着的,腿脚不方便的的放风筝的刘老师,你会想什么?
你是刘老师的学生,你就站在刘老师身边,望着把风筝放上天空的刘老师那得意和满足的笑容,你又会想些什么?
……通过对不同学生的角色体验的追问,是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那坚强、活泼对生活的热爱。也体会到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意。[ - XXJXsj. ]
C、最后把自己的感受送进文字中去读。
这样一步步真实的体验,走进老师的心里,学生感受既真切又强烈。真正体现了语文阅读对个性感悟的要求,对独特感受的诊视。
(2)、讨论升华感情
A、课件展示:最后一段话
理解“淳朴的爱与追求”是什么?说
B、你觉得作为一个少年自己应该怎么做??
有了前面的情感积淀,学
www.t6t5.comwww.t6t5.com www.t6t5.com 生有感而发,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滔滔不绝,也体现了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自然就会联想到自己的思想行为。这种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的思想性,教育性。
(四)、揣摩文章表达方法,拓展延伸。
语文教学一定要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不能只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本文是一篇很典型的写人的文章,本组的写作训练点也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因此揣摩表达方法,并运用习作,是事半功倍。
1、 根据板书回顾课文,想想是怎么来描绘刘老师的形象?
学生找到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老师板书),并朗读体会。
通过典型的事例
2、本文的协作顺序和以前有什么不同呢?回顾课文,从全局来把握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会倒叙。
3、片段训练,拓展延伸。
学到这里,学生的情感积淀和写作方法的积淀后,我也激情的引导:“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用自己的生命演绎着生活的激情。孩子们,你心目中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想告诉我们吗?选取一个片段,来说说,让我们也从你的语言从你的文字来感悟老师的魅力吧。”根据学情,可以采取思考后说一段,时间允许就写一段,还可以交流,如果时间不够就可以作为课外的小练习,为这组的习作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