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地理能力是由地理智能和地理技能综合而成的,主要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和地理记忆能力。就中考试题而言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考查:
A.获取信息的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在--能多角度地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收集相关信息;能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图、表、文字、数据等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能提取资料中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以解决相关问题。
B、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谓分析,是指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是与综合相对的基本思维过程和方法。分析能力的高低,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种能力是通过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和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体出出来的。
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必须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有扎实知识功底。踏在这两个立足点上,是展现该项能力的关键所在。
例如:学习“气候”这方面的内容时,首先要让学生根据所给的相关资料会读图、绘图,并且还要结合图表学会归纳某一地区或国家的气候特征,学会分析该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C、提出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分析、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今年的八年级地理会考增加了是非判断题,这是近几年来的地理会考中没有出现过的题型。题目里面将会出现根据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储备仿照题例提出相关的地理问题、并且还要根据自己所提出的地理问题是进行是非判断的这类题目。学生会觉得比较新鲜,但也往往容易出错,因此,无论是地理课堂教学还是地理专题复习中,教师都要有意识地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训练。
D.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生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②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③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E.描述论证的能力
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是体现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术语使用情况。术语是定义明确的专业名词,是专业学术体系中的知识单元。一方面,每个学科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术语系统,学科术语展现着本学科的特色,昭示出本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侧重点,因此学生对这些术语的掌握和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一门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二,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一般来讲,针对试题设置的具体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进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也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教学反思《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一文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欢迎使用www.t6t5.com
Tag:地理教学反思,地理教学反思范文,教学反思 - 地理教学反思